中国科学院
东南亚中心2019年热带植物鉴定和森林管理培训班开班
文章来源:东南亚中心     发布时间:2019-10-17

  1016日,由缅甸林业所和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联合主办、中国科学院东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简称东南亚中心)承办的2019年热带植物鉴定和森林管理培训班在缅甸内比都举行。来自缅甸林业所缅甸自然与野生动物保护局缅甸仰光大学曼德勒大学密支那大学、勃固大学耶津农业大蒙育瓦大学等8个单位的36名缅甸学员参加了该培训班。 

  此次培训班是继2017年开班以来,第三次在缅甸举办。为提高缅甸青年学者的热带植物鉴定与森林管理的能力,此次培训班邀请到热带植物和森林研究工作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主要来自版纳植物园、植物所、华南植物园、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和缅甸林业所)为学员授课,他们将针对性地为学员们讲授植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和利用,植物分类历史及发展前沿,如何开展植物分类研究工作,植物分类鉴定基础及重要科目植物鉴定知识,野外植物调查方法以及森林基础生态学,当代森林管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森林监测和制图生态系统中昆虫的重要性等课程,并为学员安排了缅甸西部的Natma Taung国家公园的野外实践——开展不同森林类型的样地调查和昆虫调查。 

  开班仪式上,缅甸林业司司长Nyi Nyi Kyaw对来自版纳植物园和中科院的专家团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Nyi Nyi Kyaw表示,2013年缅甸林业司和版纳植物园签订合作备忘录以来,中缅双方开展了大量的合作,并于2016年重新签订了为期五年的合作备忘录,此次培训正是根据合作备忘录内容开展。目前缅甸已记录11800多种植物,伴随中缅科技合作的深入,新种与新纪录正不断被发现。在未来合作中,双方共同努力有望创造更多科研成果。同时缅甸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对于未来的可持续森林管理和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还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诸如森林砍伐、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最后Nyi Nyi Kyaw表示,希望这次培训班能够为参与者们提供宝贵的植物鉴定和可持续森林管理的理论方法和实践经验,提高其植物分类和森林管理能力,为缅甸植物和森林的保护贡献力量,同时Nyi Nyi Kyaw也对中科院、版纳植物园、东南亚中心及各位专家老师对此做出的贡献表示衷心感谢,相信这次培训班将会进一步加强双方在森林方面的科技合作。 

  版纳植物园综合保护中心主任在致辞中表示,东南亚各国因生物和文化紧密结合,却因历史原因相互间合作较少。而东南亚中心的目标就是通过整合中科院相关研究所的生物多样性研究力量并与当地研究机构合作,共同研究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从而改变当地合作研究不足这一现状。缅甸的物种和生态系统与中国云南相似,可以说缅甸林业司与中科院合作在缅甸建立东南亚中心可以促进缅甸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专业人才的培养。本次培训班的课程内容是基于“植物鉴定是森林管理、植物研究和植物保护的基础而森林管理是缅甸生物多样性可持续管理的关键”这样的理念设置的,正是中科院和缅甸林业司合作开展人才能力建设的一个极好例子。相信伴随着中缅合作的深入,未来将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森林管理上取得更多的进展。 

  此次培训班分为课程讲授、野外实践和学员报告三个部分,将于1025日结束。缅甸林业司、林业所、保护局代表、培训班学员、授课教师、及东南亚中心的工作人员等70余人出席了开幕式。 

开班仪式现场(崔晴岚 摄)

缅甸林业部所长Nyi Nyi Kyaw 致辞(崔晴岚 摄)

与会人员合影(李建文 摄)

附件下载:

地址:云南省勐腊县勐仑镇 邮政编码:666303

版权所有Copyright ?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滇ICP备13004273号-1 】

联系电话:0691-8715071 旅游咨询:0691-8715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