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
东南亚中心核心研究团队赴缅甸开展常驻工作
文章来源:东南亚中心     发布时间:2017-09-18

  中国科学院东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东南亚中心,SEABRI, CAS)自2015年8月正式成立以来,在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开展了大量的野外科考工作,为系统整理调查数据和撰写科学研究论文,根据中国科学院东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年度工作计划和任务,2017年8月15-9月16日,东南亚中心4个核心研究组成员、缅甸研究助理和学生20人,在缅甸内比都开展常驻工作。

  东南亚中心核心课题组(动物多样性与保护研究组)组长权锐昌研究员、张明霞助理研究员、和李国刚博士,在常驻缅甸期间间对改组2015-2017年缅北葡萄地区采集的部分动物标本进行了系统归类,并对野外的兽类和鸟类调查结果进行总结。目前已整理33份两爬标本,并完成《动物学研究》专刊的缅北鸟类多样性和葡萄麂论文的撰写和投稿工作。同时,本组组员还在内比都办公室的所在区域Yezin开展了鸟类和兽类调查,目前已经记录到50多种鸟类,并获取了超过1000张红外照片。

动物多样性与保护研究组野外安置红外相机

  东南亚中心中心核心课题组(植物多样性与保护研究组)组长谭运洪高级工程师、及组员杨斌、丁洪波等在常驻期间,对2015年10月至2017年5月采集的标本进行分类鉴定,分装,并对研究组发表的部分新种照片进行打印、装订及张贴,对实验室进行精心布置和展示。完成了东南亚中心Phytokeys植物专刊中两篇研究论文的撰写和投稿,其中含番荔枝科新种2个,姜科新种2个;完成柿树科1新种,紫金牛科1新种,茜草科1新种等论文的撰写工作及已投新种论文的修改工作。在缅期间2个凤仙花新种顺利发表在Phytotaxa上,1个贝母兰新种和一个报春新种已分别被Phytokeys和 Nordic Journal of Botany接受,即将正式发表。

植物多样性与保护研究组分类鉴定标本

  东南亚中心核心课题组(水生生物多样性研究组)组长陈小勇研究员、秦涛研究实习员在常驻缅甸期间,完成了实验室的通风改造,保障科研人员及到访人员的身体健康;更新了关于缅甸淡水鱼类研究的科普宣传栏;对2014年11月至2017年7月采集的鱼类标本进行分类整理,初步完成了实验室标本的科学归类、入柜和保存。通过系统整理,完成《动物学研究》专刊的两篇缅甸鱼类多样性研究的撰写和投稿工作;新发现缅甸鱼类游鳔条鳅属3个新种,结鱼属3个新种,相关研究论文正在撰写和投稿。

水生生物多样性研究组保存的鱼类标本

  东南亚中心核心课题组(传统医药与民族植物学研究组),研究助理张东东和周敏常驻期间对缅甸内比都市场的可食用植物做进一步的调查,并在实验室开展一些基础性研究工作。该组对2015-2017年间前期调查到的食用植物的传统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包括缅名,植物拉丁名,食用部位及食用方法等;开展了鲜花精油提取,以及对已筛选到有活性的植物进行有效物质提取等试验工作。

传统医药与民族植物学研究组驻缅人员合影

  东南亚中心核心研究成员刘强副研究员在缅甸常驻期间,对缅甸北部兰科植物考察资料进行了系统整理和分析,完成了2篇兰科新种文章的撰写(Phytokeys专刊文章),新发现石豆兰属(Bulbophyllum)、石斛属(Dendrobium)以及贝母兰属(Coelogyne)5个新物种,缅甸新记录种10余种。

工作人员剪影

  此次常驻缅甸期间,东南亚中心科研人员也同缅甸林业研究所就今年10月在内比都举办的“热带植物识别和森林管理培训班”和拟在缅甸开展的相关事宜进行了友好协商、对缅甸林业研究所科研管理人员和缅甸研究助理工进行实验技能培训、接待了缅甸林业司代表及日本国家自然科学博物馆教授参观东南亚中心实验室、引种了10多种兰科植物至东南亚中心缅甸中心等日常工作。同时应邀参加了缅甸马奎省“中缅友谊林”揭牌仪式、在Shwe Set Taw 野生动物保护区开展生物多样性野外科考等事宜。

  缅甸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吸引着全世界的科研人员,其相对落后的社会经济和科研条件,使其逐渐对外开放,吸纳更多的国际力量开展合作研究。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国科学院和缅甸自然资源与环保部继续积极强化科技合作,共同建设东南亚中心,并取得多项阶段性研究成果。东南亚中心也将紧扣两国现实需要,持续开展联合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项目,为东南亚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绿色丝绸之路”建设贡献更多更大的力量。

驻缅人员合影

附件下载:

地址:云南省勐腊县勐仑镇 邮政编码:666303

版权所有Copyright ?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滇ICP备13004273号-1 】

联系电话:0691-8715071 旅游咨询:0691-8715914